妈咪疑问 | 孩子自制能力不强/不守遵守规矩,如何化解? 

作者:天宝乐发布时间:2021-10-15浏览量:

  孩子在某些事情上比较调皮,妈妈认为孩子需要规范行为,不能任何事情都随心所欲。希望孩子能够按照规则去做,比如吃饭的时候不要离开餐桌;晚上9点半准时睡觉;不要吃手指.......等等。但是孩子自制能力不强,很多时候都不能遵守规矩。作为妈妈,是该严格按照规则要求他,还是适当地随着孩子?还有,孩子似乎不愿意把内心里真正的想法说出来。

  对于3-6岁的小朋友,这个阶段正是在不断地探索生命、不断地去体验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的境遇、不断地迸发奇思妙想的时期。这个时期限制住孩子的条条框框越少越好。如果父母能够把一些生活起居的事情,深入到无形当中,通过提前的一些预先安排、引导,让事情自然而然发生,比如能让孩子到9点半的时候自发地上床睡觉,那么这就是最好的安排了。千万不要因为孩子没有符合父母的标准而去惩罚他。

  孩子不愿意表达内心想法,可能是因为,随着孩子长大,受到的来自父母、幼儿园老师的要求越来越多,他越来越没办法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。当一个孩子不去直接表达的时候,并不是他不想,一定是他表达了以后,要么就是没有被足够的重视,要么就是被否定了。所以他渐渐地学会了不表达,而是把事情放在心里。

  一个孩子,得到父母家长“重视”的意思,并不是家里的人都围着他转,而是真的有人理解他内心的感受和想法。父母需要思考一下,孩子在家里的表达环境,当他和成年人互动的时候,是否很好地被关注到了?是不是被鼓励了?是不是人们对他所说的事情感兴趣?

  特别是男孩子在这一点上的表现,尤其重要。我们整个社会的观念是,男孩子通常是不被允许表达脆弱的。但事实上,男孩子有时也会需要表达自己的需求,或者表达脆弱。在这种时候,当孩子在大环境下不被允许时,他自己就更不知道如何去和这份感觉相处了。也就是说,他有时候表达了又不被接纳的这种状况,其实孩子是不知道如何处理的,那是一种非常微妙的心理过程和状态,往往大人们都觉察不到。

不要把孩子困在规则的框架里

  父母制定一些规则的出发点,应该是为了孩子的生理、心理层面都能健康成长着想。同时父母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和他每一天不同的需求。父母不要把规则做成一个标尺,不要做成一个孩子不能触及的雷池一样。这样在孩子感受起来,这些规则就变成了一种限制、框架、让他无法自由的条条框框。

  没错,的确不能让孩子在任何事情上都随心所欲,但是孩子到底做什么事情算是随心所欲呢?

  比如说孩子到晚上9点半还不想睡觉,那么父母需要了解的是,孩子不想去睡觉的原因是什么呢?

  第一个原因可能是,他感觉不困啊,那他就不理解为什么不困的时候还要睡觉?

  第二个原因是他还没有玩够,一天的精力还没有消散完。那可能孩子精力是非常旺盛的,但白天的生活,以及在幼儿园放学以后,他大概并没有机会去充分地释放体力,或是做足够多的游戏。

  再例如吃饭的时候离开餐桌这种行为表现,分析来看,就是一个小男孩儿,他对任何事情都很好奇,他可能常常就会被身边的其他事物吸引。这个时候父母不妨和他交流一下原因,就是在看到他离开时,观察一下他到底是被什么吸引,然后问他对什么产生了兴趣。

  总之,父母要先去理解和接纳孩子的行为。先去认同他、同理他,知道他在干什么,去理解背后驱动他的力量是什么?然后再去跟他谈这样做有什么影响的问题。

将规则柔软化,换种方式来表达

  男孩子需要一个更加开放、勇于冒险、勇于试挫这样的培养环境。无论是家里还是学校都是一样。所以对于男孩子来说,建议父母不要给他定太多的规矩。如果一个小男孩在4、5岁的时候,非常听话、很乖、很配合,但同时他的一些勇于冒险、尝试试挫、积极探索的创造力也会同时被扼杀掉。

  作为家长,都有职责保证孩子足够的睡眠、健康的饮食。同时又让孩子感觉到一个相对宽松和自由的精神环境。在这种情况下,需要父母精心安排,让孩子有充分的机会去锻炼、去玩儿、去尽兴,那么到睡觉的时间,孩子困了,他自然就会心满意足地去睡觉了。就是说,观察孩子自身的节奏和这段时间的特点,还有孩子内心的渴望和想法,父母尽量去调整频率,让孩子能够去适应规则,让一切自然而然地发生。

  男孩子的淘气,这是很正常的。如果一个男孩子太乖了反而不正常。建议家长不要让规则看上去那么严肃,不要用好坏对错、应该不应该去要求孩子,让孩子的思维始终能保持开放性。

  一个孩子最可贵的东西,就是能够始终保持新鲜的状态去看待整个世界。孩子愿意去尝试所有的东西,而不像成年人要遵循很多规矩。我们成年人已经失去了一些冒险的机会,小孩在成长的过程当中,作为大人需要给他保有这部分空间。

在 线 报 名
天宝乐体验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