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不愿写作业,怎样帮助他们快速启动
作者:天宝乐发布时间:2022-08-26浏览量:次
许多朋友反映,孩子不爱写作业、不想写作业。询问如何用这种方法,让孩子主动去写作业呢?
孩子不愿写作业,根源可能不是作业的问题
如果一个孩子在写作业上有「极大的困难」,与家长多聊几句,可能就会发现,这个孩子不只是在作业上有困难,在其他方面也与家长存在各种不配合的情况。
最常见的解决模式大概是:家长强忍着自己的情绪给孩子讲道理——孩子没反应或不听——家长血压飙升,升级为痛骂孩子一顿。
挨了骂的孩子配合了一次,接下来依旧打回原形。
长期处于这种情况的家长,大多都因为作业问题,每天和孩子耗得筋疲力尽。
而孩子不爱写作业,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,不是一句「不爱学习、不写作业」能概括的。
回想一下,在生活中,我们是否对孩子有过高的要求。例如,在孩子做事的时候,我们心中有一个「理想化模板」:
认为孩子写作业就应该专心致志,一旦走神马虎,就给孩子总结为「专注力不行」;
认为教给孩子的道理和方法,孩子应该一次就明白且改正;
长期以来,在自我控制理念的影响下,我们或许认为,我们正在通过惩罚或奖励的方式,尽力做到最好去帮助孩子。如果孩子没有像我们所预期的那样做,我们就会认为是他们的错。
实际上,这些「上进的声音」,并没有探讨问题的本身,只会让家长更加焦虑。
为了平息自己的忧虑,我们可能会给孩子重复「你要更加努力」、「你做题要更仔细」这些话语,但它们并没有给出真正的解决方法,与此同时,还会将焦虑的氛围传递到孩子心中。
被不断施加压力的孩子,大脑会不断分泌皮质醇,这是一种「应激激素」,可能会在大脑中存在几天、几周,甚至几个月。长期过多的皮质醇堆积会弱化海马体细胞,并最终杀死海马体。
而海马体,就是人类创造和产生记忆的地方。
放平心态,坚持长期主义
《自驱型成长》中提到了一个胜任力模型,分为以下四个阶段:
阶段1:无意识地无能。这个阶段的孩子认为:「我挺不错的。我不需要学习数学,我本来就会。」但实际来看,他并不会。
在这个阶段,孩子明确表示不需要帮助的情况下,家长就算提供了帮助,也无法启发或开导他。但是没关系,即便孩子在这个阶段失败了,也还能继续前进。
此时,家长们只需要帮孩子明白:失败只不过是暂时的失败,总结经验则拥有长远的价值。
阶段2:有意识地无能。这时候,孩子会这么想:「哇!好吧,这事比我想象的要更难,看来我得用点功夫来学习数学了。」他就算还没有采取什么实际举措,也已经打心眼儿里知道这一点。为此,他通常会采取下一步行动,如你所知,那就是去学习。
阶段3:有意识地胜任。孩子在这时候开始认为:「我真的花心思学习过了,我知道我的数学考试肯定成绩不错。」当我们的孩子到这个阶段时,我们通常都非常高兴。
阶段4:不自觉地胜任。让我们把时间快进20年,当年的那个孩子现在成了家长。他的数学学了很久,甚至已经运用自如,都不需要怎么多费脑子。
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到达阶段3,但是如果他不靠自己顺利通过其他阶段,家长的想再多都没用。
在这个渐进的过程中,确实需要家长的帮助,但我们只能提供辅助,不能去帮孩子掌舵。
细节上的方法,用技巧代替唠叨
整个社会生活中,到处充满了无意识的催促设计,却不会让人反感:
如,过马路时红绿灯的倒计时读秒,地铁即将关闭车门时,黄灯闪烁,并发出滴滴的提示音,商场快要结束营业时,会放那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曲子,来暗示关门等等。
同时,为了增加人们的停留时间,商场会放一些舒缓的音乐,让人们感到放松,而时尚服装店里则会放些快节奏的动感音乐,增加人们的购物欲望。
人们都不喜欢被强迫,这些机制都在不动声色地左右我们。
同样地,孩子更不喜欢被强迫。尤其是在生理机制上,孩子并不追求某种结果,他们漫无目的的探索,不能遵循高效工作的规则。他们不仅无法参与成人的社会活动,反而是家庭、学校和社会秩序的破坏者。
所以,我们需要变着花样给孩子暗示,想方设法地调动和刺激他们。作业其实能反映的东西很多,下面,就先讲一讲如何不反感地让孩子快速启动。
//
秩序习惯养成
要让孩子一回到家就写作业,或者到一个固定时间就去写作业,是有些困难的。
换位思考一下,我们成年人上了一天的班,回到家之后,立刻开始继续加班,也是件很难做到的事情。
在孩子做作业之前,他可以先玩一会,包括做些运动类的也可以,尤其是神经兴奋的小孩,需要发泄一下这部分精力,才能安静下来。
然后用闹钟也好,或者是孩子喜欢的音乐,作为一个信号,响了就代表要开始做作业了。或者每天孩子回家有一个吃水果的时间,吃完就是作业时间,形成一个好的节奏感。
//
20秒快速启动
曾经有一位心理学家肖恩·埃科尔,他很想学好吉他,但是却一回到家就想看电视,结果他制定的21天计划,没有一天练习吉他。
他观察后发现原因在于,他一回到家,坐上沙发1秒钟就可以拿到遥控器,按下遥控器就可以打开电视。而吉他放在书房,还要穿越客厅打开柜子,拿出吉他才能练习。
对一个本就充满挑战的任务,启动时间还要超出20秒,就很难动起来。
这就是他提出的20秒法则——如果一件事的启动能量大于20秒,就很难启动,相反则很快。
后来,为了改变这种情况,他把遥控器的电池抠掉,放到了柜子里,取而代之把吉他放到沙发上,坚持练习也开始容易起来。
孩子面对作业这座大山,如果脑中没有一个思路从哪里开始,思考时间超过20秒,就很容易继续拖下去,迟迟无法启动。
我们可以提示孩子先从感兴趣的科目开始,从写一个字,读一道题开始,快速进入状态。
我们的大脑本身非常懒惰,为了节省能量,它更愿意接受熟悉的事物,而不愿意总是去创新,因此养成一个新习惯是比较难。
但从简单易学的步骤启动,就会给大脑传递信号——这件事不需要动用你太多的能量。
这个原理我们也可以讲给孩子听,让他自己去尝试去安排一些工具的位置,感受一下快速启动是否有帮助。
//
游戏化作业
《正面管教》中提到,只有让孩子感觉好,才能做得好。
作业本身是一个中性的任务,多用有趣的方式来做,同样能让孩子感觉好。
比如,一些只要集中注意力,很快就能完成的项目。许多家长和孩子比赛,看谁做得更快,孩子觉得这是一场亲子游戏,情绪高涨,作业也快速完成了。
还有一种锻炼专注力的方式,可以用于一些抄写或朗读类的作业。和孩子玩一玩猜时间的游戏,我们打开手机正计时,让孩子开始做作业,当他认为自己坚持了5分钟,就可以停下。
此时看一下手机,坚持的时间是超过5分钟还是不足5分钟。坚持几轮,看哪一次最接近。
类似的方法,不仅能给孩子创造学习的高峰体验,让他们对作业留下积极不枯燥的印象,同时速度和效率也提升了。
写在最后:方法有很多种,但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,正如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孩子。所以,家长们在尝试各种方法时,还需要仔细察觉,看孩子对哪一种方法「来电」,再调整和挑选适合的方式。
同时,培养孩子,也不用那么卖力。每天坚持一点点,累积起来,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。比起拉着孩子先完成任务,还是帮助孩子找到最适合他的方式更重要。
这就好比在一场马拉松比赛中,孩子因为穿了不合适的鞋子跑不快,为了不落下大部队,坚持前进,不敢停下换鞋。殊不知,停下一小步,换一双合适的鞋子,后面会追赶得更快。
孩子不愿写作业,根源可能不是作业的问题
如果一个孩子在写作业上有「极大的困难」,与家长多聊几句,可能就会发现,这个孩子不只是在作业上有困难,在其他方面也与家长存在各种不配合的情况。
最常见的解决模式大概是:家长强忍着自己的情绪给孩子讲道理——孩子没反应或不听——家长血压飙升,升级为痛骂孩子一顿。
挨了骂的孩子配合了一次,接下来依旧打回原形。
长期处于这种情况的家长,大多都因为作业问题,每天和孩子耗得筋疲力尽。
而孩子不爱写作业,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,不是一句「不爱学习、不写作业」能概括的。
回想一下,在生活中,我们是否对孩子有过高的要求。例如,在孩子做事的时候,我们心中有一个「理想化模板」:
认为孩子写作业就应该专心致志,一旦走神马虎,就给孩子总结为「专注力不行」;
认为教给孩子的道理和方法,孩子应该一次就明白且改正;
长期以来,在自我控制理念的影响下,我们或许认为,我们正在通过惩罚或奖励的方式,尽力做到最好去帮助孩子。如果孩子没有像我们所预期的那样做,我们就会认为是他们的错。
实际上,这些「上进的声音」,并没有探讨问题的本身,只会让家长更加焦虑。
为了平息自己的忧虑,我们可能会给孩子重复「你要更加努力」、「你做题要更仔细」这些话语,但它们并没有给出真正的解决方法,与此同时,还会将焦虑的氛围传递到孩子心中。
被不断施加压力的孩子,大脑会不断分泌皮质醇,这是一种「应激激素」,可能会在大脑中存在几天、几周,甚至几个月。长期过多的皮质醇堆积会弱化海马体细胞,并最终杀死海马体。
而海马体,就是人类创造和产生记忆的地方。
放平心态,坚持长期主义
《自驱型成长》中提到了一个胜任力模型,分为以下四个阶段:
阶段1:无意识地无能。这个阶段的孩子认为:「我挺不错的。我不需要学习数学,我本来就会。」但实际来看,他并不会。
在这个阶段,孩子明确表示不需要帮助的情况下,家长就算提供了帮助,也无法启发或开导他。但是没关系,即便孩子在这个阶段失败了,也还能继续前进。
此时,家长们只需要帮孩子明白:失败只不过是暂时的失败,总结经验则拥有长远的价值。
阶段2:有意识地无能。这时候,孩子会这么想:「哇!好吧,这事比我想象的要更难,看来我得用点功夫来学习数学了。」他就算还没有采取什么实际举措,也已经打心眼儿里知道这一点。为此,他通常会采取下一步行动,如你所知,那就是去学习。
阶段3:有意识地胜任。孩子在这时候开始认为:「我真的花心思学习过了,我知道我的数学考试肯定成绩不错。」当我们的孩子到这个阶段时,我们通常都非常高兴。
阶段4:不自觉地胜任。让我们把时间快进20年,当年的那个孩子现在成了家长。他的数学学了很久,甚至已经运用自如,都不需要怎么多费脑子。
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到达阶段3,但是如果他不靠自己顺利通过其他阶段,家长的想再多都没用。
在这个渐进的过程中,确实需要家长的帮助,但我们只能提供辅助,不能去帮孩子掌舵。
细节上的方法,用技巧代替唠叨
整个社会生活中,到处充满了无意识的催促设计,却不会让人反感:
如,过马路时红绿灯的倒计时读秒,地铁即将关闭车门时,黄灯闪烁,并发出滴滴的提示音,商场快要结束营业时,会放那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曲子,来暗示关门等等。
同时,为了增加人们的停留时间,商场会放一些舒缓的音乐,让人们感到放松,而时尚服装店里则会放些快节奏的动感音乐,增加人们的购物欲望。
人们都不喜欢被强迫,这些机制都在不动声色地左右我们。
同样地,孩子更不喜欢被强迫。尤其是在生理机制上,孩子并不追求某种结果,他们漫无目的的探索,不能遵循高效工作的规则。他们不仅无法参与成人的社会活动,反而是家庭、学校和社会秩序的破坏者。
所以,我们需要变着花样给孩子暗示,想方设法地调动和刺激他们。作业其实能反映的东西很多,下面,就先讲一讲如何不反感地让孩子快速启动。
//
秩序习惯养成
要让孩子一回到家就写作业,或者到一个固定时间就去写作业,是有些困难的。
换位思考一下,我们成年人上了一天的班,回到家之后,立刻开始继续加班,也是件很难做到的事情。
在孩子做作业之前,他可以先玩一会,包括做些运动类的也可以,尤其是神经兴奋的小孩,需要发泄一下这部分精力,才能安静下来。
然后用闹钟也好,或者是孩子喜欢的音乐,作为一个信号,响了就代表要开始做作业了。或者每天孩子回家有一个吃水果的时间,吃完就是作业时间,形成一个好的节奏感。
//
20秒快速启动
曾经有一位心理学家肖恩·埃科尔,他很想学好吉他,但是却一回到家就想看电视,结果他制定的21天计划,没有一天练习吉他。
他观察后发现原因在于,他一回到家,坐上沙发1秒钟就可以拿到遥控器,按下遥控器就可以打开电视。而吉他放在书房,还要穿越客厅打开柜子,拿出吉他才能练习。
对一个本就充满挑战的任务,启动时间还要超出20秒,就很难动起来。
这就是他提出的20秒法则——如果一件事的启动能量大于20秒,就很难启动,相反则很快。
后来,为了改变这种情况,他把遥控器的电池抠掉,放到了柜子里,取而代之把吉他放到沙发上,坚持练习也开始容易起来。
孩子面对作业这座大山,如果脑中没有一个思路从哪里开始,思考时间超过20秒,就很容易继续拖下去,迟迟无法启动。
我们可以提示孩子先从感兴趣的科目开始,从写一个字,读一道题开始,快速进入状态。
我们的大脑本身非常懒惰,为了节省能量,它更愿意接受熟悉的事物,而不愿意总是去创新,因此养成一个新习惯是比较难。
但从简单易学的步骤启动,就会给大脑传递信号——这件事不需要动用你太多的能量。
这个原理我们也可以讲给孩子听,让他自己去尝试去安排一些工具的位置,感受一下快速启动是否有帮助。
//
游戏化作业
《正面管教》中提到,只有让孩子感觉好,才能做得好。
作业本身是一个中性的任务,多用有趣的方式来做,同样能让孩子感觉好。
比如,一些只要集中注意力,很快就能完成的项目。许多家长和孩子比赛,看谁做得更快,孩子觉得这是一场亲子游戏,情绪高涨,作业也快速完成了。
还有一种锻炼专注力的方式,可以用于一些抄写或朗读类的作业。和孩子玩一玩猜时间的游戏,我们打开手机正计时,让孩子开始做作业,当他认为自己坚持了5分钟,就可以停下。
此时看一下手机,坚持的时间是超过5分钟还是不足5分钟。坚持几轮,看哪一次最接近。
类似的方法,不仅能给孩子创造学习的高峰体验,让他们对作业留下积极不枯燥的印象,同时速度和效率也提升了。
写在最后:方法有很多种,但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,正如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孩子。所以,家长们在尝试各种方法时,还需要仔细察觉,看孩子对哪一种方法「来电」,再调整和挑选适合的方式。
同时,培养孩子,也不用那么卖力。每天坚持一点点,累积起来,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。比起拉着孩子先完成任务,还是帮助孩子找到最适合他的方式更重要。
这就好比在一场马拉松比赛中,孩子因为穿了不合适的鞋子跑不快,为了不落下大部队,坚持前进,不敢停下换鞋。殊不知,停下一小步,换一双合适的鞋子,后面会追赶得更快。